婺城区蒋堂镇开化村关工委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上级关工委的指导下,开化村关工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秉持培养青少年健康成长教育理念,千方百计发挥“五老”队伍余热,营造了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润物细无声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给了下一代,获得了干部群众的广泛好评。现将开化村关工委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开化村位于金华市区西南方向,古时地处金衢要道,横贯金汤要冲,上达温台,下通赣闽,风景秀丽。全村现有649户,1859人,中共党员71人,“五老”队伍10人,村集体经济年收入300余万元,固定资产千万余元。开化村以周姓为主,据《开化周氏宗谱》记载,开化村系北宋著名哲学家、文学家周敦颐后裔聚居地,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宗谱上有宋朝皇家宗室赵汝愚所题的“濂溪后裔相国名世”等内容。开化村以《周氏家训》为引领,因“莲”生“廉”,以“莲”喻“廉”,孕育开化所特有的“莲廉文化”。村集体先后获得省级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省级文化示范村、市级文明村、市级书香之村、市级民主法治村、“春泥计划”先进村、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近年来,开化村充分利用“莲廉”特色文化优势,不断推进村级关工委事业向好向上。
二、主要做法
一是健全组织,激发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持久活力
近年来,开化村结合村情实际,不断健全组织机构,村党支部、村委会始终把关心下一代工作作为政治任务摆在议事日程,不断健全以“五老”为主体的关心下一代工作领导机构,村两委干部全员参与,村党支部书记任主任,村主任任副主任,村副书记负主责,配齐配强“五老”队伍,并将工作任务细化,做到分工负责、协同配合,有力地提升了自身建设水平;不断完善制度规范,探索形成了议事决策、重大事项会议讨论等一整套工作制度,通过不定期组织活动、日常走访调研、座谈会等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回顾、年终有总结,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断提升服务少年儿童的能力,为关心下一代工作注入了持久的活力,实现了关工委工作日常性、经常性,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家家户户。
二是凝聚力量,营造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浓厚氛围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事关祖国的未来,我们充分认识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意义,始终秉承“一切为了青少年、为了青少年的一切”的理念,主动承担起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身心健康教育的职责,动员好各方面的力量,整合好各方面的资源。一是大力发挥“五老”作用。比如我们村叶素莲老师,她是宣讲团成员,先后组织参与了环境卫生垃圾分类、五水共治、反邪教等宣讲活动,并积极配合参与春泥计划,丰富青少年儿童活动内容,为我们的文明新风建设注入了新思想、新活力;还有小学退休校长周师竹,是一位老党员,虽然已经高龄,却能积极为村里发挥余热,不仅给年轻党员树立了榜样,更是发挥自己教师身份的特长,参与村级文化事业,做启蒙礼师长,教授礼仪知识。同时,以好家风“传帮带”,引领青少年文明风尚,依托文化礼堂、儿童之家等阵地,大力宣传老一代好家训好家风典型,大力开展好家风宣讲、编排小品,开展最美家庭、好邻居等评选活动,起到潜移默化“长效式”弘扬传统美德的作用,促进开化村青少年健康成长;二是引导村企业家、优秀人才反哺家乡,创新关心下一代工作。有意识地引导企业家、优秀人才、大学生开展经济反哺、文化反哺,助推建设村级文化事业,帮扶村经济困难的儿童成长成才,助推家乡关心下一代工作,齐心协力推动全民关心和支持下一代工作的良好格局。
三是创新载体,开创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崭新局面
一直以来,蒋堂镇开化村关工委始终把打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教育环境作为目标,创新思路,丰富载体,扎实有效地开展了系列活动。一是开展法制安全教育。组织安排青少年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反家庭暴力法》等法律法规,并倡导青少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勉励自己,结合开化村特色“莲廉”文化开展廉政教育,做到遵纪守法,从小做起。二是关心关爱留守、困难儿童。摸清全村留守孩子、困难孩子情况,详细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家庭情况,有的放矢对这群孩了做好关心教育工作,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促进他们健康成长。特别是对孤儿、低保等特殊家庭,建立了一帮一活动。此外,村里还给予优秀学生奖励鼓励,只要考上大学,按照考试成绩,凭录取通知书就可以获得200元、500元、1000元的奖励。三是开展文娱活动教育。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文明新风从儿童抓起。开化村积极探索,利用文化礼堂举行“启蒙礼”仪式,进行“端正衣冠”、“行拜师礼”、“学童诵读”等仪式开展启蒙教育,让学童们在“人生第一课”中体悟尊师重道、孝老爱亲的传统文化,同时督促家长做到言传身教,树立良好的家风家训。结合“春泥计划”,利用文化礼堂,开展篮球赛、运动会、拔河、晚会等系列文体赛事,进一步丰富了青少年的业余爱好,全面培育了下一代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