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90岁高龄的朱光精神矍铄
朱光,出生于1930年,义乌赤岸三丫塘村人。1942年,他加入中共地下党组织,成为八大队的一名交通员;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抗日武装新四军金萧支队第八大队陈雨笠主任的警卫员、1纵3旅8团政治处警卫员、华野9兵团教导团文工队分队长、教导处特务连副指导员、志愿军战炮405团高射机枪连指导员、28军83师248团政治部副主任、28军83师独立高炮营正副教导员、82师247团副参谋长;1968年,作为有功部队的团级以上军官,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毛主席接见……
忆往昔:“当兵是一辈子的光荣”
”当兵,是我一辈子最光荣的事。“朱光说。不到11岁时,朱光父亲病逝。后来,母亲带着他和弟弟妹妹改嫁到倍磊三村一户陈姓人家。就这样,朱光遇到了革命道路的“引路人”——继父陈樟根。1942年6月,经继父介绍,年仅13岁的朱光来到人民游击队八大队给时任政工室主任的陈雨笠当勤务员。“队伍里我年纪最小,大家都喊我小朱。”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朱光眼中亮光闪闪。
虽然年纪小,但朱光很懂事,每天背着一支驳壳枪跟着陈雨笠上山打游击。”我印象深刻的是1944年的塘西桥战斗,那也是我第一次参加真正的战斗。”朱光回忆道,当年的5月9日上午,八大队的大队长王平夷获悉有日军从义亭据点出发,到吴店一带的村庄实施抢劫,估计日军途径塘西桥返回义亭,于是命令两个中队在附近埋伏候敌,一支中队负责警戒义亭方向的日军增援部队。“当时桥上有一个重机枪手,我们深思熟虑,最后决定先放倒机枪手,避免后续伤亡……”这些战斗细节朱光历历在目,说到紧要处他忍不住起身比划,难掩激动之情。这次战斗中,朱光所在的队伍歼灭日军二十余人,缴获许多枪支弹药、一匹大洋马和一把指挥刀。
↑朱光的纪念章
革命的道路上有胜利的喜悦,也免不了流血牺牲。对朱光来说,1948年的冬天特别难熬。那年冬天,山东滕县战役中,他失去了很多战友。“我参加过很多战役,消灭了很多敌人,也失去了很多战友。他们的名字,我至今都记得。”说着说着,朱光表情哀伤起来。他说:“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很多烈士浴血奋战换来的,希望所有中国人能铭记这段历史,发愤图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赞今朝:党带领人民走上幸福大道
朱光不仅经历过抗日战争,还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是名副其实的“三战老兵”。抗战胜利后,朱光参加了解放战争中的淮海战役、孟良崮战役、滕县保卫战、渡江战役等,1951年跨过鸭绿江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1953年回国后,他继续留在部队服役,1977年转业回义乌。
年事已高的朱光本应该在家享清福,但他却停不下来。在朱光家中,有一大叠荣誉证书,“优秀共产党员”、金华地区“最美老干部”、“最美退役老兵”等。如今,不管是文明创建还是双拥宣传等工作,朱光都积极参与其中。从2015年开始,他奔走在义乌及金华、东阳等周边的学校、部门,为学生、工作人员讲述自己的抗战故事,至今已经讲60余场。每次讲课,他都身穿老军装,佩戴24枚军功章和纪念章。
如今,中国日新月异,朱光深深地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自豪感、骄傲感油然而生。他说,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祖国繁荣昌盛,人们过着和平安定、美好富裕的幸福生活,这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他希望用自己艰苦的抗战经历,激励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鼓励孩子们了解历史、铭记历史。(义乌商报记者 龚盈盈)